谈谈《包法利夫人》
苏童
不久前,我在复旦大学参加了中法文化交流活动,与一位法国作家讨论了一些文学问题。作家突然说道:“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是什么鬼啊!”这句话被翻译了,还是法语,但是让我震惊了。我觉得她或我有问题。
为什么一个法国作家如此贬低法国十九世纪文学的经典,而我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却下意识地想要捍卫它?我想这涉及的不是不同国家的文学观,而是不同作家的文学观。她可能不需要讲她不喜欢的原因,但我需要讲我喜欢的原因。所以我今天在这里说的也许是为《包法利夫人》辩护的一个理由。
创造经典需要一百多年的时间。无论用什么时代词汇、什么样的文学体系来评价、思考,经典总是有力量、经得起推敲的。你可以不喜欢它,但你永远找不到令人信服的理由来证明你不喜欢它。原因。至于对待《包法利夫人》的态度,自始至终都有一种世态炎凉在里面。
福楼拜先生的经典著作自19世纪出版以来一直风波不断。在它成为所谓的经典之前,就引起了法国正统文学观念的强烈反弹。甚至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宣扬堕落、淫秽的不道德书籍。因此,这场争论是有历史的。 《包法利夫人》始终在风雨中成长。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还是有人不喜欢,这也很正常。它可以被视为传统观点的一种变体。
我们早已告别了爱玛和包法利先生的时代。在这个世纪,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部作品?我没有权威意见,只能提供我个人的看法。
昆德拉有句话是从广阔的角度来评价《包法利夫人》的。大概是这样的:“直到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出现,小说的成就才达到。“赶上了诗歌的成就。”这句话当然有它的历史背景:小说的叙事传统。西方文学是从诗歌中分离出来的,文学最早的叙事功能是由诗歌来履行的,比如荷马的史诗,它的程度是叙事性的,但我理解米兰·昆德拉的观点,不仅仅是从叙事性。 看法。
什么是经典?判定经典绝对不是两个指标。经典总是超越人们对整体完美的想象。在我看来,《包法利夫人》甚至是一部超越完美的作品。可以说是一种现实主义。经典小说中的经典。
经典的背后往往蕴含着强大的文学思想。众所周知,福楼拜有一个著名的文学命题:“作者从小说中退出”。这句口号在今天看来很简单,但在当时却有着不同的意义。
当时的作家要么以虔诚的心态写小说,要么沉迷于苍白无力的浪漫情节,特别是法国小说,总是这样开头:“一个美好的夜晚,某某先生,某某夫人” ——所以,花园怎么样……”而《包法利夫人》的第一句话就让人耳目一新:“我们正在自习,突然校长进来了,后面跟着一个没穿学生制服的新学生,还有一个小孩 学校清洁工拿着一张大桌子……”
小说发展到今天,不同风格作家的叙事姿态和语气已经变得非常丰富、耀眼。但在当时,用“我们”来叙述确实是一场比较大的革命,而且随着作品的进展,叙述者“我们”随时如浮云般消失。 “我们”之中必有“我””,那么“我们”是谁呢? “我”是谁?
福楼拜先生最著名的一句话:我是包法利夫人。与他“作者退出”的文学主张相比,似乎是矛盾的。但仔细想一想,这个矛盾其实包含着一个话题,通过一个文本来解决,那就是:作家如何成为小说中的人物?把“作者退出了小说”和“我是包法利夫人”这两句话放在一起研究,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方面是作者退出了,另一方面是“某人”进入了小说。是谁?作者改变了身份,以小说人物的身份进入。作为作者,福楼拜化身为包法利夫人,进入了小说。他以与小说相同的气息和命运进入。退出其实也是一种进入。
我是这样理解这两句话的。
福楼拜先生所谓“作者退稿”的口号,当时也引起轩然大波。理解这句口号,其实就是理解一个冷静、科学的小说概念。 “退出”就是“进入”的意思。这种姿态并不是消极的,恰恰是积极的。它实际上让自认为是上帝的作家找到了最好的情感和技巧。进入小说是因为读者很难取悦,他们永远不会退出小……也就是说,进入小说自然并不容易。他们的位置是不确定的,需要由一个特定的活生生的人物引导进入小说。一个主观的、过于热心的作者,没有那么大的魅力来吸引读者,所以一切都必须要做到。请问别人,这个人就是小说里的人物。
在《包法利夫人》中,这个人物就是艾玛,而艾玛是福楼拜退出后留在小说里的鬼魂。艾玛是福楼拜的鬼魂,所以福楼拜自然就是包法利夫人!
《包法利夫人》剧照(1991年法国导演克洛德·夏布洛尔执导电影)
我们来谈谈人物吧。 《包法利夫人》中最重要的当然是爱玛的女性形象和性格。一开始,作者在叙述中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她身上。感觉就像她隐藏在包法利先生的身后。她的身后,忽然有什么东西跳了出来。跳出来后,光线不断地照射在她身上。
小说的开头讲述了包法利先生的青年时代、少年时代和第一次婚姻。顺便说一句,查尔斯的第一任妻子迪比克寡妇是一个小人物,但即使是这样的角色也令人印象深刻。她是一位嫁给包法利先生的寡妇。那是一段很短暂的婚姻,谈不上幸福,但却为双方提供了情感上的需求,因此产生了疏离和依恋。她总是穿着黑色的衣服,很瘦,脸上还长着痘痘。福楼拜先生形容这个女人穿着黑色紧身衣服,就像“剑入鞘”。这个女人想要得到包法利先生和她的公公婆婆。他对她的爱可怜地夸大了他的财富。
如果女人没有生病,我们可以推测,包法利先生的一生将在平庸、平静、平淡中度过。这是一种不幸,也是一种幸运。也可以成就另一部小说,但福楼拜却不是这样。这是不可能的。他变成了鬼魂,或者说他是艾玛,潜伏在查尔斯身后,迟早会跳出来,所以寡妇病死了。
一段短暂而黑暗的婚姻结束了。作者用婚姻的另一方包法利先生来表达自己对这种婚姻的看法,其中包含着深深的怜悯:“葬礼结束后,查尔斯回到家,楼下没有人,所以他就上楼了。他来到卧室,看到她的袍子还挂在床头,于是他靠在书桌上,一直呆到天亮,沉浸在悲伤的梦中。”
请注意,这里是“她”爱“他”,而不是“他”爱“她”,所以查尔斯失去的不是爱情,而是婚姻。第二主角的这段叙述,让人误以为小说的后续会以夏尔为中心。从叙事角度来看,动机显得不明确,而从人物的活动空间来看,又显得有些局促,令人担忧。随着小说的继续写作,艾玛出现后,细节一一浮现。我们了解到,无论是寡妇查尔斯,还是希望生个儿子的查尔斯的父母,这些角色都在努力为艾玛的出现腾出空间。查尔斯去寻找他的幸福。找到艾玛后,他慢慢后退。他在他身边休息,出现了一个很大的空间。艾玛跳了出来,读者的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
查尔斯第一次见到艾玛是在帮助农夫接续断腿的时候。关于人物之间相遇的场合和事件,就不多说了。但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艾玛带着她的“双手”出现。作者通过查尔斯的眼睛来描述艾玛的手:“她的指甲白得令他惊讶。指甲油亮,指尖修长。呈椭圆形,比迪耶普的象牙干净,但她的手并不漂亮,或许还不够柔软” ”。
然后艾玛的眼睛出现了:“她有一双美丽的大眼睛,棕色的眼睛因为睫毛而变成黑色。她看着你,大胆而坦率,天真无邪。”
我想福楼拜先生并不想让艾玛的手成为一个故事的隐喻,但对那只手的描述可以暗示艾玛的手将为自己和查尔斯创造什么样的命运。 。
艾玛这个角色带着悬念出现。福楼拜先生寥寥几笔就凸显出了艾玛的矛盾性格。他说,艾玛喜欢教堂,因为她喜欢教堂外的鲜花;她喜欢音乐,因为她喜欢你我之间爱情的歌词;她喜欢文学,因为她其实喜欢文学的浪漫和刺激。这几笔不仅解释了虚荣,而且表达了虚荣。勾勒出女人矛盾而又躁动的内心。
艾玛小时候进入修道院,其他人在那里侍奉上帝,但她读了很多浪漫而精彩的小说。她就是在这样的叛逆暗流中长大的。这种本性让她想成为一个贤妻良母,但她做不到。最终成为著名的包法利夫人。
小说的结尾处还有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描述。艾玛住在永镇一样的偏远地区,但她订阅了大量巴黎上流社会的报纸和杂志。她知道巴黎哪家剧院正在上演新歌剧,也知道巴黎高档裁缝店的家。门牌号码。这也算是填补人生空白的一种方式吧。这样一个心胸高远的女人,一生都生活在乡村小镇。这种生活本身可能包含着各种危险。
火烧杂草不是悲剧,飞蛾扑火才是悲剧。艾玛的悲剧可能从她出生起就开始了。包法利先生的悲剧从他向艾玛求婚时就开始了。包法利先生向艾玛的父亲吐露了自己的感受。父亲回答他:“我现在不能回答你,只要30分钟就够了。”你在去农场的路上等着,看着我家的窗户。如果艾玛同意,我就会打开窗户,表明你已经娶了她。 ”
所有的飞蛾都盲目而热情地向火扑去。如果说艾玛是火,那么包法利先生就是飞蛾。当他求婚时,他在艾玛家门外的马路上等了30分钟。当他回头时,窗户打开了,爱玛同意了他的提议,火召唤飞蛾,包法利先生和包法利夫人的命运瞬间就决定了。
从整部小说来看,艾玛的悲惨命运在这场旗鼓相当的婚姻戏中滚雪球,越滚越大。
起初,这是一段短暂而令人怀疑的幸福生活,但这种幸福是否符合艾玛的幸福观,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的。我们的直觉告诉我们,乐趣即将到来。在最初平静的新婚生活中,艾玛只得到了一种平静的感觉,但包法利先生这个所谓的痴情男人却有不同的感觉。福楼拜写下了非常精彩的一句话:“对于查尔斯来说,世界并不比艾玛的丝绸衬裙大。”女人在丈夫心里有如此重要的地位,这样的男女关系是不对称的,也是危机发生的土壤。
小说描写了燕子马车一次次往返于永镇和鲁昂之间,穿梭于安静平淡的小镇和大城市之间。艾玛的堕落之路也像这辆马车,不紧不慢地穿行在家人之间。恋人之间。随着婚姻的无聊,艾玛的内心世界逐渐变得动荡。
在到达荣镇之前,艾玛对生活并不厌倦,她的勇气还没有被自己和男人培养起来,小说的基调也比较明亮和辉煌。包法利先生和夫人过着相对平凡而平静的生活。但艾玛躁动的心注定要寻找暴风雨,只是等待相应的天气。另一方面,两个男人——莱昂和鲁道夫——也在等待这样的天气,他们遇见了艾玛。迎接风暴。艾玛的悲剧在她到达荣镇的那一刻就已经埋下了伏笔。在燕子马车上,她莫名其妙地失去了小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设定。
错过什么是不好的预兆吗?果然,来到旅馆的第一天,她就遇到了里昂。风暴开始席卷艾玛的内心,她不断陷入危险的情感漩涡。莱昂是重要人物之一。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即使在十九世纪,福楼拜的小说观念也是非常进步的。在写艾玛和莱昂的情感邂逅时,还是很克制,只写两人讨论文字和音乐。
有趣的是,他们俩对文学或者音乐都没有很深的了解,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却很喜欢谈论这些。这是因为共同的虚荣心,也就是所谓的两个人的共同语言。众所周知,成为夫妻的人不一定有共同语言,但成为恋人的人大多需要有所谓的共同语言,哪怕这种共同语言只是一种文化虚荣。
既然我们在谈论莱昂,那么让我们来看看福楼拜是如何描述艾玛生活中的男人的。莱昂是一家律师事务所的实习生,是一个所谓的见多识广、文明青年。艾玛和他注定要走到一起。艾玛第一次主动点燃了对方的情感之火,但仍然保留了一点理性。当艾玛挽着莱昂的手臂走在街上时,她只是被镇上的流言蜚语所议论,并没有因为发生性关系而产生任何后果。直到他们之间的关系升温,就在窗纸快要破裂的时候,福楼拜突然停了下来。在母亲的强迫下,莱昂离开了荣珍,去另一个城市打工。
这就是福楼拜的智慧和才华,其实是欲擒故纵。显然,作者将里昂设定为艾玛的第一个真正的情人。艾玛的情感需要飞翔,需要翅膀,这是她深爱的男人。而当莱昂离开的时候,她的心情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断了线的风筝总是会掉到地上。飞过去然后掉下来激起了更深层次的飞翔欲望,这导致了艾玛后来加剧的情感游戏。
如果说《包法利先生》是艾玛生活中的平台,这个平台是荒凉而乏味的,而她感情生活中的两个路人却是生机勃勃、充满诱惑。艾玛是一个痛苦的女人。她的精神世界里有一种神经质的空虚。这种空虚注定要被填补,也注定要出现第二个男人。
鲁道夫出现。他与莱昂有着本质上的不同。莱昂是一个害羞的年轻人,却有一颗浪漫的心。他遇到了内心动荡的艾玛。按照正确的文学手法,很难引出一个非常宏伟的故事。结局很可能就是改变一个人,让两个人的生活走上正轨,那就是没有故事可讲了!
但鲁道夫与莱昂有很大不同。他是一个真正的花花公子。他的使命是与女性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而与一个新的陌生女人的恋情是平衡他情感的唯一方法。在鲁道夫看来,他们的相遇就是一个花花公子勾引女人的过程。
像鲁道夫这样的浪漫男人使用类似的方法来引诱或摧毁女人。即使女人的智商平庸,这样的手段也能轻易被女人察觉,但关键就在这里。艾玛的智商是毋庸置疑的。她知道。鲁道夫是个花花公子,应该有所准备,但艾玛的空虚和孤独才是最强大的敌人。试想一下,荣镇这样的小镇怎能容得下艾玛那颗狂野、庞大、汹涌的心呢?她总是在寻找邂逅,就像宝发雷先生飞蛾扑火般飞向她,她也飞蛾扑火般飞向其他男人的怀抱和危险的情感游戏。
所以欺骗是不存在的,存在的是悲剧性的欲望和悲剧性的命运。
《包法利夫人》剧照(1991年法国导演克洛德·夏布洛尔执导电影)
艾玛和鲁道夫的第一次调情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情节,后来的很多文学讲座都提到了这段描述。
在荣镇当地的农博会上,官员们在台上发表着无聊的官僚演讲,而台下则发生着男女之间的风流韵事。观众席上的鲁道夫正在用一句又一句的试探艾玛的情绪。福楼拜先生特意将它消除了语言之间的隔阂,读起来非常精彩,堪称经典。男女之间的调情,夹杂着官员的慷慨激昂的演讲。多么讽刺又有趣。
事实上,无论她从哪里开始,艾玛都不可避免地会投入鲁道夫的怀抱。与小镇上的其他女性不同,她体会到孤独和空虚。她没有试图排解孤独和空虚,而是用极端的方法来消除它们。这些焦躁不安的女性大多数都将自己置于战争状态。她被送上了感情的战场,这样的战斗,她是赢不了的。胜利不属于她。失败、受伤甚至毁灭几乎是注定的结局。
鲁道夫和艾玛恋爱了一段时间,他们寻找各种约会地点,甚至包括马厩这样莫名其妙的地方。当所有的浪漫模特都疲惫不堪后,浪漫的鲁道夫也厌倦了,尤其是艾玛想要为这段婚外情寻找出路,并多次透露自己想私奔,结果酿成了灾难性的结局。无法承受压力,他走开了,留下艾玛在前所未有的失落中一天天崩溃。
在小说《包法利夫人》中,艾玛身边总有男人在艾玛的前后徘徊。从人物关系的安排来看,艾玛和包法利先生的关系从始至终都是骨架,所以包法利先生永远是在她身后徘徊的男人,而莱昂和鲁道夫则从她的前面经过。人,他们的来来往往,每一次都推动着故事的发展,也改变着艾玛情感世界的色彩:有时是阳光,有时是黑暗。当然,更重要的是,两个人的来来往往最终将艾玛引向深渊。
正如我之前所说,莱昂曾经离开过艾玛,但他的离开是为了回来。有一次,包法利先生带艾玛去城里看戏,又遇见了莱昂。所以艾玛在鲁道夫怀里倒了一次之后,就回到了莱昂身边。剧院里的那次遭遇将艾玛的悲惨命运推向了第一个高度。
所谓旧情复燃,对于艾玛来说当然是一种情感惯性,但对于莱昂来说,一切都变了。他从一个腼腆的小伙子成长为一个见过世面、懂得玩弄女人情感的男人。此时的艾玛几乎已经将自己放逐到了大海中。更加迷人的莱昂是海洋中的救生圈。 ,她自然不会放开莱昂。有了她与鲁道夫恋情的伏笔,以艾玛的性格,无论你说她是坠落还是飞翔,她的速度都会越来越快。 ,变得更糟。第二次见到莱昂后,她的欲望更加强烈。从此,她只活在欲望之中,几乎与传统的“道德”家庭划清了界限。
我们来看看艾玛后来的加速堕落:她越是热衷于追求感情,她就越是沮丧。在男人眼中,她从美丽的猎物变成了可怕的老虎。谁愿意被老虎追呢?
当然,艾玛的最终命运是摆脱它。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艾玛在追爱时的处境,可以说是揪心的。她想要更多,却最终失去了一切:在追求奢华中,她在追求自由中慢慢失去了金钱,在追求自由中慢慢失去了别人的尊重,在追求性中慢慢失去了母爱。结果,她没有得到奢华、自由,甚至她最热烈的爱情也不过是竹篮里的水。
小说后面不再提及艾玛的手,但我们似乎看到了无数的手,都在将她拉入不归的深渊。从财务指标来看,商人勒厄尔先生的手是最黑的。他不断用艾玛喜欢的奢华衣服、窗帘、蕾丝来诱惑艾玛,并给予她信任。为了牟利,他把一个小镇医生的妻子培养成了一个购物狂。从情感指标来看,两个恋人的手冰冷而致命。虽然莱昂的手还握着艾玛,但在提出要求后就推开了。鲁道夫目睹了艾玛的堕落,干脆把手插进口袋,采取了待命政策。
最值得注意的是包法利先生的手。这些手在艾玛的悲剧中是否扮演了角色以及扮演了什么角色,可以从一开始就讨论。
包法利先生是一个平庸的人。作为艾玛的丈夫,他从来不理解自己的妻子。换句话说,就连读者对包法利夫人的了解也比对包法利先生的了解还要多。从人物角度来看,包法利先生也值得研究。他从一开始就进入了小说,后来又慢慢退出,总是像幽灵一样徘徊在艾玛身后。他和艾玛是一对情侣,但却构成了一种相互阴影的奇怪关系。
这种柔弱而善良的男人在女人裙子下鞠躬的形象从何而来?福楼拜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已经解释过这一点,并没有什么非常唐突的地方。书中描写了包法利先生的童年,他的父母为他的教育而竞争。他的父亲是一名见过世面的退役军人,他想把查尔斯培养成一个男人,包括让他在田野里散步,甚至让他侮辱教堂里的唱诗班。但这个儿子被父亲养育得具有强烈的男子气概后,一转身就投入了母亲温柔的怀抱。在这种情况下,他对女性的态度以及他为人处世的方式都是合乎逻辑的。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一个生活在父母爱的阴影下的男人。这个男人唯一一次在大事上做出自决,是他和艾玛结婚的时候,然后他就把爱情的阴影转移到了艾玛的身上。从通常的理解来看,他是最宽容的丈夫;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分析小说中的手,包法利先生的手其实也不是吃素的。不要忽视这个小家伙。故事中的一个细节是,包法利先生的医术平平,但他对功名和名誉却很感兴趣。有一次,他在治疗一个跛子时,不假思索地折断了腿筋,毁了他的一生。他不太关心病人的疼痛,却总是纠结这个瘸子是畸形足还是畸形足,并对别人的疼痛进行科学研究。
福楼拜
读者常常惊讶于包法利先生对艾玛非凡的宽容,但请注意,那种纵容和宽容对艾玛来说也是一种负担。
小说里提到了一句话:当艾玛看着包法利先生的时候,她总觉得他的眼神是那么纯真,他是那么爱她,让她感觉就像有一根皮鞭在抽打她。所以我说,包法利先生的手也伸向了艾玛,“拿着鞭子”,以爱和仁慈的名义鞭打艾玛。
也可以说,这只手放开艾玛的动作非常微妙。艾玛死后,包法利先生终于死在花园里,他的手又出现了,死时仍然握着艾玛的手。就头发而言,我们可以说他是在坚守对妻子的爱,但我们是否也可以说他是在坚守自己的财产呢?
当然,与其说别人手中有多少邪恶,不如说艾玛自己的手是一双自我毁灭的手更有说服力。
无需隐瞒,随着故事的进展,艾玛这个女人逐渐变得可恨。如果我们试图概括艾玛的性格和品质,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浪漫、虚荣、自私、叛逆、不甘平庸,这一切似乎适用于所有女性(包括男性),是人性的正常组成部分,应该不那么致命,不那么邪恶,但福楼拜先生描述的是,在适当的社会条件下,人类的一切花朵都盛开着,包括邪恶之花,也可以盛开。
因此,《包法利夫人》形象最令人震惊的地方在于,我们看到了一棵普通的人性之树,而这棵树上却长满了不寻常的罪恶之花!
在小说的最后,实际上有很多人拿着匕首划过艾玛的头。小说的结局大家应该都清楚了。包法利夫人的家庭破产,负债累累,她最终选择了自杀。最后艾玛服用了砒霜。我想,当箭矢刺穿心脏时,这是唯一的出路。女人对世界无休无止的索取,得不到任何回报,却负债累累。她最终靠自己的力量结束了这一切,用自己的生命来逃避和忏悔。艾玛去世后,包法利先生为她立的墓碑非常令人回味。上面写着:不要践踏好妻子!
我不认为这是作者在墓碑上设定的讽刺结局。事实上,福楼拜先生已经成为包法利夫人,并要求他总结爱玛的一生。恐怕他概括的就是一对无能夫妻。无尽的矛盾,艾玛是无尽的矛盾,无尽的人生问题。
我认为这部作品的伟大之处并不在于艾玛这个角色的伟大,也不在于这个故事的伟大。其实,伟大的是福楼拜先生在一百年前就写了一本关于人性矛盾的书。书。 《人性矛盾书》也是一本人性的百科全书。
本文节选自《小说是心灵的背光》
更多写作指导、时下热门文章、写作素材、阅读方法、学生佳作……尽在《新素养》杂志!
提交邮箱:.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npeizi.com/html/tiyuwenda/7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