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高血压患者福音:英国运动医学杂志指出等长运动为最佳辅助降压运动

    对于高血压患者,除服药外,是否还有降低血压的辅助方法?真的有锻炼!

    作为一种非药物的抗高血压方法,运动在医学中已被广泛认可。但是,最好的抗高血压运动不是许多人每天坚持的步行和跑步,也不是抬起铁,游泳,打球等,而是“静态运动”,这是一种相同的练习。

    最好的“压力锻炼”是许多人没有锻炼的三种类型的事情。

    2023年,在《英国运动医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指出,“等距运动”(木板支撑,马匹姿势和墙壁蹲)是降低血压的最佳运动选择!

    就降低血压的影响而言,等距运动明显优于传统的有氧运动(跑步,步行),高强度间隔训练(Bobby跳跃,绳索跳跃)和阻力训练(拉力,俯卧撑)。

    研究人员对15,000多人进行了270次随机对照试验,并发现等距运动(木板支撑,马姿势和墙壁蹲)具有最佳的血压降低效果。

    打球是有氧运动_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算有氧

    1。等距训练(马姿势,壁蹲,木板支撑)可以降低压力8.24/4 mmHg(相比之下,减压效应是最好的);

    2。电阻训练(俯卧撑,下蹲,举重等)可以降低4.55/3.04 mmHg的血压;

    3。有氧运动(骑自行车,步行,跑步等)可以将血压降低4.49/2.53 mmHg;

    4。高强度间隔训练(Bobby跳,绳索跳)可以将压力降低4.08/2.5 mmHg;

    5。有氧运动与动态耐药性训练相结合可以降低血压6.04/2.54 mmHg。

    不同练习对收缩压(高压)的影响,研究屏幕截图

    打球算有氧_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是有氧运动

    打球是有氧运动_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算有氧

    不同运动对舒张压(低压)的影响,研究屏幕截图

    如何在降低血压中练习“等距运动”?每次练习需要多长时间?

    “相等的锻炼”需要多长时间(木板支撑,马姿势,墙壁蹲)?几次?这不是很耗时吗?答案也在研究中找到。每个等距运动为2分钟,通常进行4组,每组之间有1-4分钟的休息。武汉亚洲心脏医院心脏病学系副总体医师Xiong Gang在2024年在《健康时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如果您在锻炼开始时不能这样做,则可以从运动开始30秒开始,休息30秒。可以看出,每次可以在几分钟内减少运动,“成本绩效比率”非常高。

    1。木板支撑

    面朝下躺着,用脚趾抓住地面,伸展手臂,支撑躯干,拧紧核心,使躯干保持平稳。相应的踩踏运动方法:跪在地面上,跪在地面上,保持手臂伸直,身体核心拧紧。

    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是有氧运动_打球算有氧

    新华社的照片记者张南

    2。悄悄地靠在墙上

    将您的背部靠在墙上,双腿滑到90度的坐姿。将手放在胸前,核心肌肉紧绷。如果您觉得运动太难了,请尝试使用踩踏运动方法:大腿和小腿之间的角度可以保持在90到120度之间。

    3。马姿势

    站起来很难。请注意以下事实:蹲下时,脚趾和膝盖应向外打开,这可以减轻膝盖的负担并避免运动伤害。

    打球是有氧运动_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算有氧

    新华社的照片记者李博

    医生提醒人们,最好在接受诊断患有高血压的患者运动前测试血压。血压太高时不应进行运动(收缩压超过160 mmHg,舒张压超过105 mmHg)。

    打球算有氧_打球有氧运动_打球是有氧运动

    什么时候运动对心血管有益?不要错过“演示黄金时间”

    如果您想通过运动来降低血压并减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那么最佳运动时间是什么?

    2023年,张济各(Zhang Jihui)的团队从脑医院隶属于广州医科大学,发表了一项在《自然通讯》杂志上的研究。发现当天有一个“锻炼的黄金时间”。与其他时间段相比,每天从11:00到17:00进行运动,以及全因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死亡率进一步降低。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记录了参与者的运动时间和强度,分析了运动与全因和特定原因之间死亡的风险。根据他们的运动时间将参与者分为4组:

    1。早晨小组(5:00-11:00)

    2。中午 - 午后小组(11:00-17:00)

    3。混合组(无时间限制)

    4.夜班(17:00-24:00)

    结果发现:

    1。一天中的任何时间的体育锻炼可以减少所有原因,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死亡的风险;

    2。与早晨和晚上的小组相比,每天在11:00至17:00时进行运动或混合运动,全因死亡率降低了11%,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降低了多达28%。

    因此,如果是锻炼降低血压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请不要错过11:00至17:00的“黄金时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xianpeizi.com/html/tiyuwenda/7615.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